人才培养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 > 正文

九月的宁夏,秋高气爽,塞上风光正好。2025年9月12日,浙江大学2023级生态学专业全体本科生,带着在宁夏实践的丰硕收获,走进宁夏大学生态环境学院,正式开启本次实习汇报。

在本次实习汇报过程中,杨新国老师首先对宁夏旱区生态水文与恢复等相关生态工程进行介绍。详细讲解了宁夏针对干旱半干旱气候特点实施的系列治理举措:从黄河灌区节水灌溉与生态补水工程,到毛乌素沙地南缘“草方格固沙+灌木造林”的荒漠化防治模式,再到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草复合系统构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系统呈现了宁夏在旱区生态修复中“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的实践路径。

接着,来自浙江大学的黄建国教授向大家重点介绍了他的研究方向以及研究成果。黄建国教授长期致力于全球变化生态学领域的研究,在植物物候响应气候变化、森林生态系统对全球变暖的适应机制等方向成果斐然。在植物物候研究方面,他带领团队通过建立“跨区域物候观测网络”,结合卫星遥感数据与地面实测数据,系统分析了不同气候带植物展叶、开花、落叶等关键物候期与温度、降水等气候因子的关联规律。

在黄教授精彩的发言落下帷幕后,本次活动迅速进入核心环节——浙江大学四组同学的野外实习汇报。同学们以五天的野外实践为基石,结合在沙坡头、沙湖、中宁等不同区域的实地观察,依次登台展开详细分享,将实习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悟尽数呈现。

   

 

与此同时,宁夏大学生态环境学院代表也对生态环境学院本科生实习内容进行汇报。高世涵同学作为2024级代表,围绕本年级野外实习展开汇报。他以“初入实践:在探索中感知地理奥秘”为核心基调,从实习筹备、实地调研到成果梳理,完整还原了2024级同学的实践历程。随后,2023级本科生蔡茹瑾同学登台,带来2023级野外实习的汇报分享。相较于高世涵同学的“初体验视角”,蔡茹瑾同学的汇报更侧重于“深度实践:在复盘与反思中深化认知”。她以2023级实习的“专题化调研”为切入点,详细介绍了围绕“宁夏生态系统多样性”展开的专项研究。

整场实习汇报在掌声中落下帷幕,从杨新国老师勾勒的宁夏生态治理实践蓝图,到黄建国教授分享的全球变化生态学前沿成果;从浙大学子带着沙粒与湖水印记的野外观察,到宁大同学从初探索到深研究的实践思考,这场跨越地域的学术对话,不仅让同学们在旱区生态研究的碰撞中拓宽了视野、沉淀了知识,更让“扎根实践、知行合一” 的科研理念深深扎根在每一位青年学子心中。

塞上沃土的生态故事仍在继续。未来,期待浙宁学子能以此次实习汇报为起点,带着在宁夏大地收获的实践智慧与科研热情,持续聚焦旱区生态保护与修复难题,在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中探索更多解决方案,让青春力量在守护绿水青山的征程中绽放更耀眼的光芒。

下一篇: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生态环境学院22级生态学专业实习汇报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