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
浙江大学黄建国教授到生态环境学院进行学术交流
2025-04-292025年4月27日,应我院邀请,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求是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黄建国以“森林生长与全球变化:从亚热带到北寒带”为题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学院院长钟艳霞主持,相关专业教师、研究生等100余人参加报告会。 黄建国立足全球气候变化背景并分享了其团队近年来的科研成果。以森林生态学研究为切入点,系统阐释了团队如何通过树轮分析、树木解剖及统计建模等跨学科方法,揭示森林生长与气候变化的内在关联规律。报告核心围绕三大方向展开,树木径向生长对气候的动态响应、树高生长的气候适应特征,以及两类生长机制的协同作用研究,为认知森林生态系统适应气候变化的时空规律提供了突破性视角。报告会后,黄教授与我院师生就树木生长模型构建、气候变化对寒带-亚热带森林影响的差异性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 此次学术交流活动不仅拓宽了师生科研视野,更为学院生态学科发展注入了新思路。
29 2025-04 -
天津大学朱婷婷副教授到生态环境学院进行学术交流
2025-04-244月23日上午,应我院邀请,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朱婷婷以“污水系统温室气体减排与资源化回收”为题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学院党总支委员、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工支部书记杨帆主持,环境化工与材料方向导师和研究生50余人参加报告会。 朱婷婷教授重点介绍了其团队在废水生物处理过程中温室气体的源和汇及其减排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并与我院师生就污水生物处理过程中资源回收、矿物溶解、温室气体减排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与会师生纷纷表示,报告兼具学术深度与科普温度,为学科研究开辟了全新视角
24 2025-04 -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李学斌“问诊把脉”林业与草业学院:挖掘学科内涵,讲好林草故事
2025-04-24为深入了解林业与草业学院建设发展情况,进一步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提升学院影响力。2025年4月23日上午,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李学斌到林业与草业学院调研学科建设、文化建设等相关工作,为学院发展“问诊把脉”。学院党总支书记贺海明、院长马红彬、副院长伏兵哲、各系主任参加了调研活动。李学斌副校长首先实地考察了学院办学空间,并详细了解学院在教育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的成就,认真听取了学院关于学科建设和文化建设相关规划和设想。在听取相关汇报后,李学斌副校长对林业与草业学院未来发展提出殷切希望和明确要求。他强调,学院要立足更高视角,从世界、全国和宁夏林业、草业的分布、类型、地位和贡献出发,深入挖掘学科内涵。充分融入国家战略对林业与草业的需求,将宁夏治沙这些极具宁夏特色的宝贵经验和精神财富融入学院建设与发展中,同时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通过丰富多样的形式讲好宁夏林业与草业的故事,生动体现出“林草精神”,讲好学科故事。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学院的文化底蕴和社会影响力,更能为学院发展凝聚强大的精神动力,推动学院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新突破。此次李学斌副校长的考察指导,为林业与草业学院明确了发展思路和方向。学院将以此为契机,深入贯彻落实相关要求,进一步优化学科建设规划,努力开创学院发展新局面,为推动宁夏乃至全国林业与草业事业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4 2025-04 -
农林与生态学部开展实验室消防安全培训
2025-04-17为进一步提升师生消防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4月16日下午,农林与生态学部在朔方校区新农科大楼C楼223室举办实验室消防安全专题培训。生态环境学院实验室负责人、安全员、新入职教师及相关学生参加培训。培训会由农林与生态学部党委副书记虎建华主持,学部资产与实验室王礼主讲。虎建华强调,实验室安全是校园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全体师生必须高度重视,严格遵守安全规范,切实防范火灾等安全事故的发生。她指出,此次培训旨在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和实操演练,全面提升师生的安全意识和消防技能,为教学科研工作提供安全保障。王礼通过分析近年来高校实验室火灾、爆炸等事故案例,和日常巡检中出现安全隐患,强调了实验室日常安全注意事项和风险防控,在消防能力提升与应急处置方面,重点讲解火灾的预防、灭火器的种类和使用方法、初期火灾的扑救技巧、应急疏散流程等。随后,在王礼的指导下,参训师生严格按照“一提、二拔、三握、四压”的使用要领,操作干粉灭火器进行了灭火体验。参训人员表示,此次培训采用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不仅了解了实验室存在的消防安全隐患,又实操演练了灭火器的使用方法,是一次很有成效的培训,进一步增强了自身的安全责任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此次培训有效提升了师生的安全责任意识和消防安全防护能力,是学部持续强化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重要举措,后期,学部将逐一对其他三个学院开展全员覆盖的实验室安全培训和应急演练,结合日常安全巡检,...
17 2025-04 -
林业与草业学院与农学院携手开展“廉政警示教育”活动
2025-04-17为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进一步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4月16日,林业与草业学院与农学院联合举办了“全面从严治党暨党风廉政建设与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林业与草业学院、农学院全体教职工参加了活动。活动伊始,两院全体教职工齐聚一堂,集体观看了警示教育系列专题片。专题片中,众多落马官员的违纪违法真实案例被一一呈现,这些案例如同一面面镜子,映照出腐败行为的严重后果,起到了强烈的警醒作用,让在场的每一位教职工都深受触动,深刻认识到廉洁自律的重要性。下午,两个学院教职工前往西夏区镇北堡党员教育中心,开展廉政警示教育参观学习。在这里,大家认真回顾了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的光辉历程,深入了解党在不同历史时期为保持清正廉洁所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通过此次参观学习,全体教职工进一步筑牢了清正廉洁的思想根基,深刻认识到构建坚固的廉洁风险防控体系对于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建设的重要意义。本次警示教育活动形式生动、内容直观、意义深刻。通过具体鲜活的实例,以案为鉴,不仅在思想上给予教职工深刻的教育,更触及了灵魂深处,让大家真切感受到了党惩治腐败的坚定决心。活动结束后,全体教职工纷纷表示,今后将时刻保持警钟长鸣,防微杜渐,时刻坚守廉洁自律底线,不断加强个人党性修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实际行动自觉遵守党的各项...
17 2025-04 -
瑞典农业科学大学詹家绥教授与中国农业大学马占鸿教授应邀访问农学院
2025-04-172025年4月17日,瑞典农业科学大学讲席教授詹家绥与中国农业大学领军教授马占鸿应邀访问农学院,围绕植物病理学与智慧农业领域展开深度学术交流。学术报告会由农学院副院长王新谱主持,植物保护系全体教师及研究生共同参与。詹家绥教授以“Quantitative plant resistance facilitates pathogen adaptation to ecological stress(定量植物抗性促进病原体对生态胁迫的适应)”为题作专题报告。他从马铃薯晚疫病病原菌生理小种对环境和农药等生态因子的抗逆性表型切入,系统阐述了病原菌基因组层面的适应性进化机制,并基于病原-寄主协同演化关系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创新性的病害综合防控策略。马占鸿教授则以“AI时代的农业与智慧植保”为主题,结合团队十余年的科研积累,通过精准病虫害识别等典型案例,剖析了人工智能技术如何推动植物保护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的范式转变,同时鼓励教师和青年学子把握技术变革机遇,投身智慧农业研究前沿。在互动环节,两位专家与在场师生就植物抗病性分子机制、生态友好型防控策略及智慧植保等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会后,代表团在副院长王新谱的陪同下参观了农学院植物保护实验室,并就未来合作方向交换了意见
17 2025-04 -
旁听职务犯罪庭审 筑牢廉洁自律防线——生态环境学院开展警示教育活动
2025-04-174月16日,生态环境学院党总支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及党员代表赴金凤区人民法院,现场旁听职务犯罪案件庭审,沉浸式开展廉政教育。在法庭现场,全体人员全程听取了庭审调查、举证质证、法庭辩论等审理情况。被告人从掌权者沦为阶下囚的蜕变过程,以及庭审中披露的权力滥用细节、深刻忏悔发言,直观展现了职务犯罪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严重危害。现场看得见的教训、听得见的警示,让党员们深切感受到纪法的威严与震慑,切实将纪律教育从文件学习转化为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的生动实践。庭审结束后,党员们纷纷表示,此次旁听是一次触及灵魂的纪法洗礼。大家深刻认识到,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责任之托,绝非谋取私利的工具,必须时刻保持对纪法的敬畏之心,严守政治规矩和纪律底线。今后将以反面案例为镜,把“不敢腐”的震慑、“不能腐”的约束、“不想腐”的自觉融入工作实践,立足岗位职责践行廉洁从教、廉洁从政要求,以高尚师德和务实作风投身育人事业。此次庭审旁听是学院深化廉政教育的重要举措,通过以案释法、以案明纪,推动党员从思想上正本清源,为学院高质量发展夯实纪律保障
17 2025-04 -
深悟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筑牢作风建设根基我部举办专题廉政党课
2025-04-164月16日,学部党委举办专题廉政党课,虎建华副书记以“深悟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筑牢作风建设根基”为题授课。党委书记张宁主持,全体党员参加学习。党课围绕中央八项规定“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四风”问题,重点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实质及其具体表现形式、“四风”问题的具体形态及变异表现等方面进行了解读。通过典型案例,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引导党员干部严守纪律规矩,筑牢思想防线。张宁表示,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党的铁规矩、硬杠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整改不是阶段任务,更非一阵风”,必须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学部党委将以深化作风建设为基调,不断推动学部高质量发展
16 2025-04 -
生态环境学院盐池人工灌丛通量观测站加入中国陆地生态系统通量观测研究网络
2025-04-144月8日,中国通量观测研究联盟2025年度学术年会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召开,联盟理事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于贵瑞院士出席并主持理事会会议,联盟理事会领导、各通量站站长、技术骨干等100余人参会。此次会议上,我院盐池人工灌丛通量观测站成功加入中国陆地生态系统通量观测研究网络(ChinaFLUX),盐池人工灌丛通量观测站站长杜灵通研究员入选中国通量观测研究联盟第二届理事。我院人工灌丛通量观测站位于宁夏盐池县的半干旱荒漠草原区,观测对象为退化草原生态治理建植的人工灌丛,通量观测始于2016年,目前已积累了长时间序列的CO2、水汽、能量通量和气象环境等观测数据。在该观测站的支撑下,生态系统过程监测与模拟团队已在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Journal of Plant Ecology、Biogeosciences、生态学报等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系统揭示了荒漠草原区生态治理种植灌木所引发的生态系统碳水循环功能响应,该观测站也成为学院《生态系统生态学》等课程的教学实践基地。据悉,中国陆地生态系统通量观测研究网络(ChinaFLUX)成立于2002年,是以中国科学院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为依托,以微气象的涡度相关技术及箱式/气相色谱法为主要技术手段,对中国典型陆地生态系统与大气间CO2、水汽、能量通量的日、季节、年际变化进行长期观测的生态系统观测网络。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ChinaFLUX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为中国“双碳”行动的实施提供了丰...
14 2025-04 -
集中观看警示教育片 筑牢廉洁思想防线
2025-04-11为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学校廉洁警示教育月部署,4月10日,农林与生态学部组织党员干部集中观看警示教育片《风腐之殇》。活动通过剖析违纪案例、强化纪律意识,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该警示教育片通过深入剖析近年来自治区纪委监委查处的违纪违法典型案例,通过案情剖析、当事人自我忏悔等环节,客观真实地记录了违纪违法人员在权力和利益中迷失了自我,一步步走向深渊的过程。观片过程中,一帧帧忏悔画面、一句句沉痛反思,让党员干部深受触动,进一步引导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不断筑牢拒腐防变思想堤坝。下一步,学部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陆续开展“廉政党课”“纪法教育”等专项教育活动,不断完善日常监督、风险排查等机制,构建常态化廉政教育体系,持续巩固警示教育成果
11 2025-04